本周關注
“明天,又是喜志的生日了……”每年7月11日,何亮總是希望這一天長些、再長些,她是多么不想面對明天啊。
2010年7月12日,是丈夫關喜志38歲生日。那天夜里,關喜志接到抗洪搶險命令匆匆離去前,笑著跟她說“等我回來”。沒想到,這一等竟是永別。17天后,關喜志犧牲在抗洪一線。
至今她清楚記得,最后一次給丈夫過生日的情景:窗外蛙聲輕鳴,丈夫忙了一天后回到家屬院,推開門進來后,屋里亮起了生日蠟燭。她和女兒端出準備好的生日蛋糕,給了丈夫一個大大的驚喜。
“他平時工作忙,記不住自己的生日?!币幌肫疬@事,何亮忍不住淚落衣襟:和丈夫一起這么多年,倆人聚少離多,她只給丈夫過了4個生日??烧煞蛱貏e關注自己的生日!從認識那天起,何亮每年生日都會得到關喜志的祝福。
何亮忘不了自己30歲生日那天,丈夫把親朋好友聚到一起,團團圓圓,有說有笑,熱熱鬧鬧地給她過了一個生日。如今每每想起那一幕,何亮還忍不住奢望:要是自己能給丈夫這樣過一次生日,該多好??!
英雄已矣!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心愿,如今永遠不可能實現了。聽到這,記者眼眶一熱,其實何止是生日,抗洪英雄關喜志犧牲6年后,他的身影在人們的記憶中已日漸模糊。
前些日子,看到新聞上紀念維和烈士申亮亮的報道,何亮不禁又想起了丈夫:關喜志生前是申亮亮的老營長,倆人在一起摸爬滾打多年。申亮亮犧牲一年來,他的英雄事跡依然是媒體關注的熱點,互聯網上有關“申亮亮”的搜索已達47萬多條。何亮說,當年丈夫犧牲后的一段時間里,也是大家關注的焦點,可隨著時光推移,已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。
聽了這話,記者不禁感慨萬千:幾年后,申亮亮也會像關喜志一樣淡出大家的視野嗎?當“申亮亮”逐漸成為過去,烈士的親人能否持續被關注?烈士身后事,我們今天還應做什么?請看今天《解放軍報》的報道。
再問英雄身后事
——關于部分軍烈屬生活現狀的調查與思考
■記者劉建偉通訊員鄧慶穎趙雷
等“熱潮”一退,真的安靜下來時,生活卻變得有些苦澀